为深化智能医学工程试点班“学术导师制”培养模式改革,构建“体验-轮转-互选-培养”一体化育人体系,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于3月12日在文选医学大楼成功举办首届“医工创想工坊暨本科生科研开放日”。活动以“智向未来,点燃跨界灵感”为主题,吸引了70余位本科学子参与。
一、院长寄语:少年敢为,未来可期
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院长廖洪恩教授在开幕致辞中以“少年敢为,大有可为”勉励学子。他指出,AI与数字化正重塑医疗未来,生医工人需以创新为舵、以实践为帆,锚定科研航向。他寄语学生:“在开放日中感受科研魅力,以好奇心为起点,以使命感为动力,成为时代的‘摘星者’与‘掌舵人’。”
二、开放体验:科研零距离自由对话
走进文选医学大楼,12个实验室化身“科研主题工坊”,涵盖微创智能诊疗、高通量探针设计、医疗机器人、磁共振介入成像等前沿领域。各实验室负责人化身“科研向导”,通过面对面讲解、成果展示等形式,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科研日常。同学们穿梭于展位间,或提问探讨、或驻足记录,现场氛围热烈。
三、思维碰撞:从理论到实践的科研盛宴
活动期间,同学们热情高涨,全身心投入到各项互动环节中。在轻松愉悦、友好融洽的交流氛围里,大家踊跃分享见解、积极探讨问题。青年学者分享“从论文到产品”的转化心得,揭开科研落地的神秘面纱,优秀学长讲述“实验室成长记”,为萌新扫除科研入门焦虑。思维的碰撞如星火迸发,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注入蓬勃青春力量。
同学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科研知识、实践经验等精神财富,还在互动体验中获得了别具意义的小礼品,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,这场活动也成为了大家学术成长道路上一段难忘且珍贵的经历。
四、学子感言:科研初心在此点燃
2401班余路政
参加实验室开放日,与学长学姐探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向,收获颇丰。实验室里多个前沿的研究方向令人惊叹,从脑生物力学到感知型医疗机器人工程,各领域紧密相连,展现了医工交叉的魅力。学长学姐热情分享,让我对生物医学工程的多种可能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,也激发了我对这一领域深入探索的热情。
2402班谭橙紫
在科研开放日的一个多小时咨询中,我深入了解了多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能力要求。这些实验室各具特色——有的侧重软件,有的偏重硬件;有的聚焦理论,有的注重工程应用。我更加明确了科研的终极目标:源于临床,高于临床,回归临床。如何缩短脑部成像时间、减少造影剂对人体的伤害,如何优化脑卒中诊断流程以减轻医护人员的重复性工作,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截骨手术的风险等等。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个人兴趣、能力进行了有效匹配,更让我在探索中坚定了前行的方向,感受到了科研的广阔与深远。
2403班罗孜涵
实验室双向交流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科研的机会,师生交流氛围热烈。通过轮转交流和导师匹配,我们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更加清晰,期待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成长。
2404班顾加尔
参加医工创想工坊交流活动,收获满满!神经接口实验室尤其吸引我,看到将工程技术与神经科学结合,探索大脑奥秘、助力医疗康复,点燃了我的科研热情,也明晰了未来努力方向,期待投身其中!
道阻且长,行且将至。本次活动作为“学术导师制”的前序创新实践,通过“展-学-创-选”四维联动,让本科生提前了解科研赛道。未来,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智能医学工程试点班改革,持续推进AI+专业建设,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工交叉创新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。
供稿单位| 本科教务办
摄影| 邹硕鹏
作者| 周瑞杰、杜庆节
审核| 白景峰